迎江区医用纯水设备推荐今天过安检,对液体测试仪原理很感兴趣,发现没有很明确详细的资料,依然似懂非懂(也可能我太蠢了orz),故怒搜一发,现前来分享。(欢迎交流和批评指正~)
首先,原理上大体分微波识别(适用非金属容器)、热传导法(适用金属容器)、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适用非金属容器)、拉曼光谱(适用非金属容器)、荧光淬灭(貌似也是非金属容器?)、X射线(适用金属容器,不过穿透力取决射线强度和金属厚度)等方法。
那么我们平时见到的主要用的哪种方法呢?一般分两种,一种台式,一种手持,如图:
基本上淘宝安检仪器售卖款式的介绍都是这样的:
l 台式:采用超宽带脉冲微波反射法及热传导法,可测金属和非金属包装,易燃易爆易腐蚀液体。
微波反射法(非金属容器):发射微波,让其穿透非金属容器和液体,然后发生衰减,通过接收装置接收,根据衰减程度判断种类。(金属会反射,不能穿透)热传导法(金属容器):相同加热条件和时间,看温差判断导热性,即液体类别。l 手持式:准静态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仅测非金属,仅易燃易爆液体(不能测腐蚀,原因下面介绍硫酸参数有猜测)
可检测容器壁厚:0~8mm非金属容器;
检测仪与待测容器侧壁的有效距离:3mm以内。
危险液体检测仪是一款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液体的安检仪器,采用准静态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测定待测液体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从而判断其易燃易爆性。
该检测仪能够在不直接接触液体的情况下将液体炸*药、汽油、丙酮、乙醇等易燃易爆液体与水、可乐、牛奶、果汁等安全液体区分开。
介电常数:原理:
外加电场,根据电场强度、电容之类公式算出介电常数。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的电场减小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介电常数乘积。
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电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会下降较大
在静电平衡的导体上,导体外电场E=σ/ε(水杯在液体检测上,处于静电平衡,电场E=δ/ε?)ε--介电常数,σ ----电导率。
查了一下常见物质介电常数:
水: 78.5
乙醇:24.5
(以上条件为室温下,测试频率为1KHz——百度百科)
汽油:1.9
硫酸:100(温度25度)(硫酸就反而大一点,这个我觉得是不是就是不在介电常数、电导率检测范围的原因?)
总结:安全品和危险品介电常数差距还是挺大的,危险品低电导率:原理:
电导率(condu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1/Ω*m,1/欧姆*米)。西门子S实际上等效于1安培/伏特(1S=1 A / V=1/Ω)。(换成比较常见的初中物理单位...方便物理忘得光光的比如我这种人理解_(:з)∠)_)
查了一下常见物质电导率:(1S/m=10^6uS/10^2cm=10^4uS/cm)
纯水:1-10us/cm(超纯水18MΩ*cm)(生活中肯定没人带这个东西,只是看到查的时候总是看到这个,有的资料只是说水,单位还不一样,答主当时很混淆,后来理解了一下数值放在这)
饮用水:1500us/cm(资料有说800,2000的,差不多这个范围)
浓缩果汁:差不多1000us/cm左右
酒精:1.35*10^-3us/cm
汽油:4*10^-10us/cm
硫酸:浓硫酸质量分数99.4是8500us/cm(虽然浓但是电离的离子少,电导率比稀硫酸反而小了,虽然比水之类仍然大的多,依然是酸类相比易燃易爆液体大,可能是不在介电常数、电导率法检测范围的原因吧…)
总结:安全品和危险品电导率差距还是挺大的,危险品低几个量级
哇!次写这种科普性长文,资料查到3点,编辑居然写到了凌晨5点!
要是我科研这么认真,项目早做出来,ε=(´ο`*)))唉,睡了睡了,逃)
能看完全文的相信都是很有求知欲的好奇宝宝啦~所以认真的你们看到这么认真的小仙女,不点个赞再走么~(✺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