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生化池qingzhoulijing 问题189:我们现在正在运转的一个小型污水站,处理工艺是隔油池+酸化调节池+SBR,现在情况是污泥一直长不好,SV10%,进水CODZ高可以达到700ppm,一般在200~300ppm,出水要求在500ppm以下,虽然现在有时进水都达标,但我想利用现在培菌的季节,天气温度比较好,让污泥尽快生长一些,以备冬季效率低时有保证措施,用了一下三种方法调整运转方式都不见好,1、白天先进水1小时,再曝气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周期的运转,由于水量较少,晚间不运转;2、白天进水1小时,在进水半小时后开始曝气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类似周期的运转,由于水量较少,晚间不运转;3、白天还是进水1小时,进水的同时开始曝气,持续2小时,沉淀1小时,排水,中间闲置1小时,再进行一个类似周期的运转,晚间不运转。 请问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运转方式,可以提高污泥量。
南宁生化池
问题207:1、进水浓度低,形成低负荷这种情况没法改变,能不能从工艺角度说一下我们具体需要调整那些(能说一下具体参数)?因为我们多次调整从回流比、do等等,二沉池悬浮污泥一直没有明显改善。2、周一、周二由于do低,出水氨氮从1升到8,我想问一下,do低为什么活性污泥颜色没有加深反而还变浅了呢? 3、sv30略高,镜鉴看累只虫、钟虫都有,但是有大量楯纤虫,轮虫很少,丝状菌也不明显,但是菌胶团有点散,菌胶团散主要有哪几方面原因?
南宁生化池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池内分二区,一区为化制区,该区需设置物料化制及初级垃圾清理装置;二区为输送取,设置潜水泵或液下泵,同时在泵周围设置垃圾同以防泵发生堵塞。输送管道在生化池附近宜使用软管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投加料点位置。另外,物料化制旁设置一个消火栓或供水管,用于化制污泥及其它物料时供水。
③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D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D2次可投入10~15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为备用)。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根据需要补磷后闷曝。
(5) 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