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气浮池qingzhoulijing 问题191: 我们处理厂是采用改良型A/A/O工艺,就是在厌氧前段增加了一个缺氧调节池,一共两组生物池和四个二沉池,每日处理水量20万吨。今年2月我们厂的污泥几乎没有活性了,污泥膨胀的现象非常明显,MLSS3500-4500mg/l,SVI一般大于190,出水的氨氮总氮COD全都不达标了,我们只好把污泥大量排走,然后在剩下的污泥基础上加大外回流和和曝气量重新培养,三月份以来进水COD基本在400-600mg/l之间,氨氮在30-50mg/l之间,总磷仍为2-3mg/l,而且一天变化比较大,一般都是凌晨至上午负荷很高,下午和晚上较低,因为24h混合样的值明显低于早晨8:40左右的瞬时值。介于此我们把污泥外回流提高到0.6(以前是0.4),内回流2(以前是1),DO控制在3-4mg/l之间,重新培养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出水COD达标,出水氨氮也从原来的20多降到10-15左右,但是往后我们的氨氮就再也不往下降了,一直在10-15mg/l之间,而且我们发现这样运行了一个月后,四月中旬我们的MLSS猛涨到5000mg/l多,SVI是降了,但是我们的二沉池负担不了,开始不断跑泥。
福州气浮池
问题195:水质成份单一是丝状菌膨胀的主要原因 老师:水质成份到底是什么概念?能不能就具体运行说明一下?譬如我们厂前段时间污泥极度膨胀,但我们进水也含有一定的工业水,为什么也会发生这种故障?我们的进水是不是成分单一?
福州气浮池
好氧池容积26000,而进水从450mg/l降低到250mg/l,其实就是保持450mg/l,就池容来说也是水量太小的,在大幅降低进水至250mg/l的话,容易导致池内活性污泥的急速老化解絮,所以,需要恢复原来的进水量,适当提高排泥。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