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加药装置NJC24g9j 问题205:我们是印染废水) 1、我们厌氧池的出水COD比进水COD还高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厌氧池的水在放置一天后从青色的变成了乳白色,为什么? 3、我们这里有两个平行的处理单元,二期和三期,三期是8月份刚启动的。前面所有处理都一样(调节池-厌氧-澄清池),从好氧池开始分开,进水都是从同一个澄清池中来的,都采用微孔曝气,其中三期曝气头在深层,二期曝气头在表层,且三期曝气量大于二期 。但我们检测发现三期DO含量比二期低,但是出水COD含量却比二期高很多,这是为什么?理论上来说消耗溶解氧越多COD也应该降的多吧?以前三期的出水很好,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发现三期出水中带了很多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广州加药装置
好氧池容积26000,而进水从450mg/l降低到250mg/l,其实就是保持450mg/l,就池容来说也是水量太小的,在大幅降低进水至250mg/l的话,容易导致池内活性污泥的急速老化解絮,所以,需要恢复原来的进水量,适当提高排泥。
广州加药装置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b、 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
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厌氧工艺不允许有DO进入;水解工艺,可在10—12h,用弱空气搅拌3--5min;缺氧工艺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工艺则应保证DO不小于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环系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