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印染污水处理NJC24g9j 问题208:厌氧池如果有大量污泥上浮,是不是可以通过排泥可以解决污泥上浮这种情况?一些资料上说厌氧池的污泥量一般达到池体容积的1/2或2/3,那这样是不是污泥量特别大啊,是否会导致经常有污泥上浮的现象?

临夏州印染污水处理
问题209:1、污泥培养,曝气量的控制,要满足DO在1~2mg之间就足够了吗,要是把曝气关了,岂不是污泥全部都沉淀下来了?我发现好氧池曝气时候DO在8左右,关了曝气DO还是在4~5左右,难道就一直不开曝气? 2、现在的情况是,早晨开曝气,池子里有半米高的白色泡沫,然后慢慢变少。现在我们的调试方案是边培养细菌,边驯化。进COD2000mg/l的水,使池内COD达到800mg/l,然后曝气,COD可降到400mg/l多,然后就没有去除率了。3、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少许细菌,但是SV还在下降,污泥不再是小颗粒,开始呈小絮体了,但是沉降效果不好,水比较浑浊。SV在4以下,正常吗,怎样才能让细菌大量繁殖?

临夏州印染污水处理
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控制在2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由于调试期间需要的物料量很大,加之生化调试无污水进入,池内污水流动性较差,为提高接种速度,需要将污泥及补充碳源尽可能均匀地输入各生化池内。因此,对于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设置物料化制及物料输送系统,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是必需的。根据经验,物料化制池宜设于地下,池内设空气搅拌装置,池容积一般在20~30m3。

(5) 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

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厌氧工艺不允许有DO进入;水解工艺,可在10—12h,用弱空气搅拌3--5min;缺氧工艺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工艺则应保证DO不小于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环系统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