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二沉池NJC24g9j 问题181:我处污水厂进水BOD约20--40mg/L,COD也就100mg/l左右,但是SS超标,可达100mg/l多,出水是二级要求,只SS不达标。 目前问题: 1.氧化沟内污泥稀少,活性物质只有30%,而且沟底沉积大量的泥沙,做SV30,只有约4--5%,而且压缩的污泥细密,上清液混浊,做镜检能发现线虫,钟虫,数量都很少(400倍),种类不丰富,没有看见原生动物。 2.曝气机曝气与推流存在矛盾,DO值能到4-5mg/L。 3.出水只SS不达标,可以在出水堰板处看到细小的颗粒随水流流出了,我猜想是污泥负荷过低导致污泥老化解体。 可采取什么措施,恢复工艺,保证出水合格?

徐州二沉池
问题191: 我们处理厂是采用改良型A/A/O工艺,就是在厌氧前段增加了一个缺氧调节池,一共两组生物池和四个二沉池,每日处理水量20万吨。今年2月我们厂的污泥几乎没有活性了,污泥膨胀的现象非常明显,MLSS3500-4500mg/l,SVI一般大于190,出水的氨氮总氮COD全都不达标了,我们只好把污泥大量排走,然后在剩下的污泥基础上加大外回流和和曝气量重新培养,三月份以来进水COD基本在400-600mg/l之间,氨氮在30-50mg/l之间,总磷仍为2-3mg/l,而且一天变化比较大,一般都是凌晨至上午负荷很高,下午和晚上较低,因为24h混合样的值明显低于早晨8:40左右的瞬时值。介于此我们把污泥外回流提高到0.6(以前是0.4),内回流2(以前是1),DO控制在3-4mg/l之间,重新培养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出水COD达标,出水氨氮也从原来的20多降到10-15左右,但是往后我们的氨氮就再也不往下降了,一直在10-15mg/l之间,而且我们发现这样运行了一个月后,四月中旬我们的MLSS猛涨到5000mg/l多,SVI是降了,但是我们的二沉池负担不了,开始不断跑泥。

徐州二沉池
问题203:我们厂采用CAST工艺,单池主反应区容积8000立方,前段厌氧选择区容积1000立方,采用4.8h周期,每周期进水1h,水量1800立方,进水时同步回流污泥至厌氧选择区,进水半小时开始鼓风曝气,反应时间2.2h;平均进水水质COD=360mg/L,BOD=180 mg/L,氨氮=35mg/L,TP=5 mg/L,pH=7.7。运行中存在如下疑问向您请教: 1、 某池MLSS=5g/L,SVI在40%左右,初期沉降很快,大概10min即沉降到位,上清液絮体较多,絮体间隙水透明,觉得是污泥老化;但沉降初期污泥细碎,上清液絮体一小时后也逐渐全部沉降下来,似乎又不符合老化现象(许多资料上说老化污泥絮体较大,上清液絮体不易沉降,您的书上亦是如此解释),三丰老师认为呢?
好氧池容积26000,而进水从450mg/l降低到250mg/l,其实就是保持450mg/l,就池容来说也是水量太小的,在大幅降低进水至250mg/l的话,容易导致池内活性污泥的急速老化解絮,所以,需要恢复原来的进水量,适当提高排泥。

b、 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

(3)试运行时间一般为10~5天。试运行结束后,则应与建设方进行系统交接,即试运行前期污水站全部设施、设备、装置的保管及运行责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担;试运行期,则由施工方、建设方共同承担,以施工方为主;试运行交接后则以建设方为主,施工方协助;竣工验收后则全权由建设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