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污水处理设备NJC24g9j 2、絮状颗粒污泥上浮:有时出水中,含有大量悬浮性絮状污泥小颗粒,使出水较浑浊,影响处理效果。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当进水水质(如有机负荷等)突然发生较大变化时,由于较大的冲击负荷,严重影响了污泥性能,造成污泥解絮。(2)当活性污泥营养严重缺乏或污泥老化时,污泥性质较差,结构松散,因此引起污泥解絮。
宿迁污水处理设备
刚接种的干污泥连续曝气间断进水2周,DO维持2.0-3.0之间,微生物已经适应水此类工业污水,生物相出现很多轮虫了红斑飘体虫,其他纤毛目的虫均已经出现,钟虫属生长教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且二沉池很多水蚤,场面壮观,而且飘浮细小污泥比较多。
宿迁污水处理设备
2、丝状菌较多,SV30=99%,我想出水不合格,表面看是丝状菌导致的,那么问题在于如何降低丝状菌量;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好各个控制指标,F/M调高到合理值,需要调整、调大排泥量;曝气也太多了,出水氮磷为0的话,说明生化前段要补充。
Z近一段时间,二沉池飘浮细细的白色污泥,本厂采用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与AAO法相结合的工艺,我下了二沉池,仔细观察,发现用嘴吹的话,白色细细的污泥分开后马上又聚合在一起,成片的漂浮在池子上面,请问是什么原因?
关于食微比的问题n=QL/xvV和N的关系n是一般工艺参考的范围来取值然后再算污泥浓度MLSS的值这样来求的么?看了书当然我没有看完就是这个食微比到底怎么计算参考的还是搞不明白,怎么考虑这个食微的考虑我可以理解对于活性污泥的考虑么
问题182:我们水厂采用的是ICEAS就是SBR的一种变形,设计1万T/日,实际7000T/日左右,进水主要是生活污水还包括经过处理的屠宰废水。设计进水COD在400mg/l左右,实际在300mg/l左右,周期为4小时,其中曝气2静沉1排水1,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本上达标。问题是过年这段时间屠宰废水乱排,导致进水增加,进水cod过高平均在1000mg/l以上,曝气时候出现大量的泡沫,并且其上附者污泥,静沉30分钟后SV在12%左右(没有增加的趋势),上清液特混浊,出水COD在150mg/l左右,MLSS10000mg/l左右,DO在5mg/l附近,镜检效果很差,生物很少。我想请教下,我的污泥是不是出现恶化现象,我该如何调整工艺,使生物系统尽快恢复,确保出水清澈,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