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机NJC24g9j 问题185:我厂采用Carrousel2000 氧化沟工艺,现在是培菌阶段,污泥浓度在700左右,因水源不稳定,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因进水COD很低,小于80,其他营养物足够,还有镜检菌胶团中有丝状菌出现 (1)现在想保持污泥浓度在700左右,利用投加营养物方式,那进水BOD应该怎么算,用食微比吗?? (2)有丝状菌和没有丝状菌的曝气时间应该怎么确定?? (3)间歇进水方式中停止曝气后,溶氧降低,会使得丝状菌大增吗?

溶气气浮机
3、不可以看单方面的DO来判断的,需要综合各个参数的。你所说的曝气量大、反而检测DO低,这个对比也需要推敲的,因为不同的监测地点,检测的DO不同的,只有在完全同等条件下,检测值才是可比的。 处理效率差异,我想主要在活性污泥的问题上,请分析下F/M值看看。也对析下两套系统的操作差别在那里,以便更好地找到原因。

溶气气浮机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补充碳源一般以普钙Ca(H2PO4)2为主,补充的氮源以尿素CO(NH2)2为主。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300mg/L时估计BOD5值一般以100mg/L计,补充量按m(BOD5):m(N):m(P)=100:5:1折算,每天需补充淀粉2000-3000kg,尿素100kg,补普钙200kg,质量比按照淀粉:尿素:普钙=20-30:1:2补给。调试期间需准备尿素2~3t,普钙5~6t。

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

(5) 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