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污水处理NJC24g9j 平时进水浓度不高,如果保持10000mg/l的活性污泥浓度,势必会有污泥老化现象。如此冲击负荷时系统容易恶化,我想污泥龄过长了,还是要积极排泥保证污泥活性,并减少污泥内的惰性物质含量,如此,负荷增加时,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增加浓度保证负荷水平正常。
黄石污水处理
问题185:我厂采用Carrousel2000 氧化沟工艺,现在是培菌阶段,污泥浓度在700左右,因水源不稳定,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因进水COD很低,小于80,其他营养物足够,还有镜检菌胶团中有丝状菌出现 (1)现在想保持污泥浓度在700左右,利用投加营养物方式,那进水BOD应该怎么算,用食微比吗?? (2)有丝状菌和没有丝状菌的曝气时间应该怎么确定?? (3)间歇进水方式中停止曝气后,溶氧降低,会使得丝状菌大增吗?
黄石污水处理
问题201:昨天池子黑黑的了,就不进料了,只有闷曝了,今天早上还是水有点黑,就进水稀释了,也刮了点泥,下午看看曝气池泡沫大了,而且颜色有点黄,看书对照,说污泥老化有这个颜色,但做了SV30,还是沉淀慢,上清液还是不清,但测DO变大了,仪器直接在曝气时测得,在4.0,准备曝气减小了。现在有个问题,污泥老化SV30沉降快的对不上号,不知如何理解?
问题209:1、污泥培养,曝气量的控制,要满足DO在1~2mg之间就足够了吗,要是把曝气关了,岂不是污泥全部都沉淀下来了?我发现好氧池曝气时候DO在8左右,关了曝气DO还是在4~5左右,难道就一直不开曝气? 2、现在的情况是,早晨开曝气,池子里有半米高的白色泡沫,然后慢慢变少。现在我们的调试方案是边培养细菌,边驯化。进COD2000mg/l的水,使池内COD达到800mg/l,然后曝气,COD可降到400mg/l多,然后就没有去除率了。3、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少许细菌,但是SV还在下降,污泥不再是小颗粒,开始呈小絮体了,但是沉降效果不好,水比较浑浊。SV在4以下,正常吗,怎样才能让细菌大量繁殖?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总结(七) 回答: 负荷过低导致污泥培养困难,难于形成有效的菌胶团,加之你的工艺是氧化沟,前端没有物化工艺的话,SS去除比较困难了的。 1、建议降低曝气次数(即间断开启),从而在总量上消减曝气量。 2、必须强化排泥,加速代谢出去无机和惰性物质。 回答: 问题183:我想问下满足活性污泥法,进水有机物Z低底线是多少?维持活性污泥系统Z低的污泥浓度是多少?(我现在的污水厂进水有机物很低) 该怎样运行、管理低浓度有机物的活性污泥系统? 回答: 进水的话,不低于COD150(否则,基本该项目达标了),污泥浓度不低于800, 低负荷的话,要多回流少曝气,可以的话集中运行。 回答: 可以证明该区域出现水流不流动,既可判断二沉池出现了短流。 回答: 1、可以按照食微比定,需要降低曝气量,避免无谓的底物消耗,集中处理是对的,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维持。 2、有丝状菌和没有丝状菌的曝气时间与曝气时间无关,原则上不要控制太高的DO值,在你的负荷上来后,丝状菌会降低的。 3
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以每天6000m3为例,建议D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12t活性污泥(注意应采取措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3-7d后,检查处理效果。